北京奥运会共有几个场馆

北京奥运会主场馆方案-北京奥运会主场项目

31个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北四环路南北两侧,占地1215公顷,拟建项目包括:奥运村、主体育场(田径场)等10个体育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与北京世界贸易中心等群体建筑。 其中,奥运村占地80公顷、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公寓36万平方米,其他11万平方米),可供16,000名运动员、教练员及其随行人员居住,邻近主要比赛场馆。奥运村分为居住区和国际区,环境优美,舒适方便,安静安全。 记者村占地30公顷、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记者到达公园内的比赛场馆,时间不超过6分钟。 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设28个比赛项目。根据北京奥申委的规划,须使用37个比赛场馆、58个训练场馆。在37个比赛场馆中,有32个设在北京,另外5个在其它城市。其中,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4个足球预赛场地分别为上海、天津、沈阳和秦皇岛。北京的32个场馆中,现有13个、计划修建11个、专为奥运会兴建8个。 据悉,所有这些场馆都将按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要求进行改造和兴建,其选址、设计、施工及赛后利用等都将充分体现“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和科技奥运”的理念。 北京的奥运会场馆主要分布在1个中心区和3个分区。中心区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与北四环路交叉点处的奥林匹克公园内,占地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760公顷为森林绿地,405公顷为国际展览体育中心,50公顷为中华民族博物馆。这里将建设14个比赛场馆及奥运村、记者村、新闻中心、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等。3个分区为大学区、西部社区和北部风景旅游区。从中心区到3个分区的距离分别为3公里、10公里和28公里。 据介绍,北京奥运会场馆和奥运村的布局既集中又合理地分散,有利于比赛的组织和管理,并突出考虑了赛后利用问题。计划新建的奥林匹克公园,北端将建设北京最高建筑物世贸中心,公园内还将建设展览体育中心和国家体育场、体育馆、游泳中心等。这些场馆和设施在奥运会后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此外,奥运村建成后将成为北京市区规模最大、环境优美的综合社区。 奥运村和场馆的布局充分考虑了交通组织和管理上的便捷。奥运场馆大部分位于北京四环路为主的快速路两侧,从奥运村到场馆,行车在10分钟内可以到达的占60%,最远的用时28分钟。届时,奥运会的交通对北京市的交通影响不大。 在这些奥运场馆中,已建成无须改建场馆有奥林匹克中心体育馆,北航体育馆,首都体育馆,工人体育馆等。 已建成正在改建场馆有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垒球场,英东游泳馆,北京乡村褰马场,工人体育场等。 正在建设的场馆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国家网球中心,国家曲棍球场,北京射击场,老山自行车馆,五棵松体育馆,丰台、五棵松棒球场,顺义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首体院体育馆,北体大体育馆,青岛国际帆船中心等。 在此,我们介绍北京2008年奥运会部分场馆及方案。 国家游泳中心 游泳比赛将在奥林匹克公园国家游泳中心及英东游泳馆中举行。国家游泳中心是奥运会游泳比赛主赛场,游泳、跳水、花样游泳及水球决赛将在这里举行,总座位数17000个。 首体院体育馆 柔道、跆拳道比赛将安排在首体院体育馆中进行。它是一个完全封闭的、设有中央空调的体育馆,总座位数9000个。 工人体育场(改造后) 工体新座席,工体新闻发布厅,太阳能电话亭,环保厕所。 五棵松体育馆 篮球比赛安排在五棵松体育馆举行,总座位数20000个。 老山自行车馆 自行车比赛安排在老山自行车馆(新建)与老山山地车场内举行,老山自行车馆将设置一条全封闭的250米长的赛道。 北航体育馆 举重比赛将在现有的北航体育馆进行,总座位数5400个,其中固定座席3400个,临时座席2000个。 青岛国际航海中心 帆船比赛将在青岛国际航海中心举行,港湾水域面积46.9公顷,陆地面积48.44公顷,可以布置5个直径为一海里的帆船比赛场地。 国家体育馆 体操比赛将在奥林匹克公园国家体育馆举行,它是一个大型综合性体育馆,全封闭人工调节室内环境,能容纳多种比赛,总座位数19000个。 国家体育场 田径比赛将被安排在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新建的国家体育场中进行,总座位数80000个。 奥林匹克中心综合馆 手球预赛安排在奥体中心综合馆,决赛安排在国家体育馆,奥体中心综合楼总座位数7000个。 奥运场馆——城市文明的标尺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内涵非常丰富,体育馆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的标尺。尤其是大型国际体育盛会的场馆设施,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以致万众瞩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已不再局限于体育的竞技,还伴生出体育建筑的一比高低。奥运体育场馆以其新颖别致的造型,宏伟壮观的规模,科技与绿色的体现,与众不同的个性,彰显出建筑与结构、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奥运“鸟巢”是从哪一年建设的

开工时间:2003.12.24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

—— Beijing National Stadium (Bird's Nest/Olympic Stadium)

场馆名称:国家体育场(鸟巢)

建设地点:奥林匹克公园

建筑面积(万㎡):25.8、座席数:永久座席80000个,临时性座席11000个

赛时功能:田径、足球

赛后功能: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文化、娱乐活动

开工时间:2003.12.24

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体育场馆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东侧。建筑面积25.8万平米,用地面积20.4万平米。2008年奥运会期间,承担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比赛、男子足球决赛等赛事活动,能容纳观众10万人,其中临时坐席2万座。奥运会后,可容纳观众8万人,可承担特殊重大体育比赛、各类常规赛事以及非竞赛项目,并将成为北京市提供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成为全国具有标志性的体育娱乐建筑。

国家体育场的设计方案,是经全球设计招标产生的、由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事务所、奥雅纳工程顾问公司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联合体共同设计的“鸟巢”方案。该设计方案主体由一系列辐射式门式钢桁架围绕碗状坐席区旋转而成,空间结构科学简洁,建筑和结构完整统一,设计新颖,结构独特,为国内外特有建筑。其业主单位是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中信集团联合体共同组建的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融资、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国家体育场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2006年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国家体育场的场馆结构

国家体育场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中央位置,地势略微隆起。它如同巨大的容器。高低起伏的波动的基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而且给了它戏剧化的弧形外观。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在满足奥运会体育场所有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同时,设计上并没有被那些类同的过于强调建筑技术化的大跨度结构和数码屏幕所主宰。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新颖激进,但又简洁古朴,从而为2008年奥运会创造了独一无二而又史无前例的地标性建筑。 基座

基座与体育场的几何体合二为一,如同树根与树。行人走在平缓的格网状石板步道上,步道延续了体育场的结构肌理。步道之间的空间为体育场来宾提供了服务设施:下沉的花园,石材铺装的广场,竹林、矿质般的山地景观,以及通向基座内部的开口。从城市的地面上缓缓隆起,几乎在不易察觉中形成了体育场的基座。体育场的入口处地面略微升高,因此,可以浏览到整个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全景。

屋顶

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新颖激进,但又简洁古朴。体育场的外观就是纯粹的结构,立面与结构是统一的。各个结构元素之间相互支撑,汇聚成网格状,就象编织一样,将建筑物的立面,楼梯,碗状看台和屋顶融合为一个整体。如同鸟会在它们树枝编织的鸟巢间加一些软充填物,为了使屋顶防水,体育场结构间的空隙将被透光的膜填充。由于所有的设施-餐厅,客房,商店和卫生间都是独自控制的单元,建筑外立面的整体封闭因而是非常不必要的。这使体育场有自然通风,是体育场环保设计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包厢

舒适豪华的装修布置,优质周到的配套服务,清晰良好的观看视野是国家体育场包厢品质的保障。它不仅提供了一个亲临其境的最佳观赛场所,更为社会企业和各界名流搭建一个交际、公关、答谢客户的社交平台,为企业提供一次难得的展示自身实力和尊贵地位的机会。国家体育场包厢位于体育场的四层,赛后通过改造,赛后包厢的数量为140个。

外形

基本材料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现已完成20根桁架柱整柱及2根下柱吊装。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在保持“鸟巢”建筑风格不变的前提下,设计方案对结构布局、构建截面形式、材料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优化。原设计方案中的可开启屋顶被取消,屋顶开口扩大,并通过钢结构的优化大大减少了用钢量。大跨度屋盖支撑在24根桁架柱之上,柱距为37.96米。主桁架围绕屋盖中间的开口放射形布置,有22榀主桁架直通或接近直通。为了避免出现过于复杂的节点,少量主桁架在内环附近截断。钢结构大量采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构件,交叉布置的主桁架与屋面及立面的次结构一起形成了“鸟巢”的特殊建筑造型。主看台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与大跨度钢结构完全脱开。

Q460钢材的运用

“鸟巢”结构设计奇特新颖,而这次搭建它的钢结构的Q460也有很多独到之处:Q460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它在受力强度达到460兆帕时才会发生塑性变形,这个强度要比一般钢材大,因此生产难度很大。这是中国国内在建筑结构上首次使用Q460规格的钢材;而这次使用的钢板厚度达到110毫米,是以前绝无仅有的,在中国的国家标准中,Q460的最大厚度也只是100毫米。以前这种钢一般从卢森堡、韩国、日本进口。为了给“鸟巢”提供“合身”的Q460,从2004年9月开始,河南舞阳特种钢厂的科研人员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科技攻关,前后3次试制终于获得成功。2008年,400吨自主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国产Q460钢材撑起了“鸟巢”的铁骨钢筋。

特殊结构

此外,屋顶内环主桁架吊装和立面次结构安装已全面展开。“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中国国内生产过。另外,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将贴上一层半透明的膜。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不是直射进来的,而是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同时也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

“鸟巢”把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将很多附属设施置于地形下面,这样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座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并再次节省了投资。

看台

设计成为巨大的人群的容器,无论远眺还是近观,都给人留下与众不同的、不可磨灭的印象。体育场内部,这种均匀的碗状结构形体将能调动观众的兴奋情绪,并使运动员超水平发挥。创造连贯一致的外表,座席的干扰被控制到最小,声学吊顶将结构遮掩使得观众和场地上的活动成为注意焦点。在此,人群形成了建筑。

主火炬塔

历届奥运会的主火炬台、点火仪式和点火人都是最后揭晓的最高机密。其中,主火炬台造型设计又和点火方式密切相关。在2008北京奥运会进入50天倒计时阶段,正式开工修建,由此引发各种猜想。

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结尾,许海峰手持火炬进场,接着许海峰将火炬传递给第二棒火炬手高敏,高敏将火炬传递给第三棒火炬手李小双,李小双将火炬传递给第四棒火炬手占旭刚,占旭刚将火炬传递给第五棒火炬手张军,张军将火炬传递给第六棒火炬手陈中,陈中将火炬传递给第七棒火炬手孙晋芳,,最后,经过无数人猜想的最后一棒火炬手出现了,他就是体操王子------李宁!开幕式进入了又一个高潮。2008年8月9日00:00时,李宁凌空绕场一周,点燃主火炬塔。

主火炬塔是一枝巨大的祥云,位于场地东北角上方。李宁将圣火点燃了导火索,火焰顺着旋转的通道,点燃了火炬塔.以这种普通的方式点燃火炬塔。 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存在很多特点及难点:

构件体型大,单体重量重

作为屋盖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桁架柱最大断面达25m×20m,高度达67m,单榀最重达500吨。而主桁架高度12m,双榀贯通最大跨度145.577+112.788m,不贯通桁架最大跨度102.391m,桁架柱与主桁架体型大、单体重量重。

节点复杂

由于该工程中的构件均为箱型断面杆件,所以,无论是主结构之间,还是主次结构之间,都存在多根杆件空间汇交现象。加之次结构复杂多变、规律性少,造成主结构的节点构造相当复杂,节点类型多样,制作、安装精度要求高。

工期紧

该工程量大,但安装工期相当短,工程于2003年12月24日开工,于2007年底前完工,2008年3月底竣工。工期紧,与土建施工交叉作业,平面场地紧张。

焊接量大

该工程工地连接为焊接吊装分段多,现场焊缝长度长,加之厚板焊接、高强钢焊接、铸钢件焊接等居多,造成现场焊接工作量相当大,难度高,高空焊接仰焊多。

冬雨季施工

该工程主结构吊装时间需跨越冬季和春节,所以存在冬雨季施工,施工难度较大。

工程组织难度大

主结构吊装时,土建施工未结束,现场组装在大面积开展,故存在多方施工交叉作业现象。加之,现场场地狭小,施工场地布置、构件运输及大型吊机行走路线等受到很大限制。同时,本工程结构复杂,各吊装分段之间相互关联,必须按一定顺序进行组装、吊装,否则将出现窝工现象。各施工方需合理协调、统筹管理,工程组织难度大。

构件翻身、吊装难度大

为降低组装难度,本工程中的桁架柱将采用卧拼法,主桁架将采用平拼法(内圈主桁架立拼除外),故拼装结束后、吊装前必须进行翻身工作。由于构件体型较大,重量重,翻身时吊点的设置和吊耳的选择难度较大,特别是桁架柱的翻身,吊耳在翻身和吊装时的受力有所变化,需考虑三向受力。同时,翻身过程中的稳定性比较难控制。由于桁架柱和主桁架的分段口均为箱型断面,分段吊装时存在多个管口对接的问题,对于箱型断面,要保证多个管口的对口精度,难度巨大。起吊时,必须调整好分段构件的角度和方位,而对于体型大、重量重的构件,角度调节相当困难,吊装难度大。

高空构件的稳定难度大

由于本工程采用散装法(即分段吊装法),分段吊装时,高空构件的风载较大,在分段未连成整体或结构未形成整体之前,稳定性较差,特别是桁架柱的上段和分段主桁架的稳定性较差,必须采用合理的吊装顺序(尽量首尾相接、分块吊装)和侧向稳定措施(如拉锚、缆风绳等)。

焊接难度大

本工程中既有薄板焊接,又有厚板焊接,既有平焊、立焊,又有仰焊,既有高强钢的焊接,又有铸钢件的焊接,焊接工作量大。薄板焊接变形大,厚板焊接熔敷量大,温度控制和劳动强度要求高。而高空焊接、冬雨季焊接的防风雨防低温措施更使得焊接难度增大。

安装精度控制难

由于施工过程中结构本身因自重和温度变化均会产生变形,而且支撑胎架在荷载作用下也会产生变形,加之,结构形体复杂,均为箱型断面构件,位置和方向性均极强,安装精度受现场环境、温度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安装精度极难控制,施工难度大。施工时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前考虑好如何对安装误差进行调整和消除,如何进行测量和监控,使变形在受控状态下完成,以保证整体造型和施工质量。

质量与施工要求

本工程无论是外观质量,如外形尺寸、焊缝外观,还是内在质量,如焊缝质量等级、焊接残余应力消除等,都要求相当高,而现场施工条件差。同时,对于大跨度空间结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较大,为此,设计确定了分块合拢和合拢温度,操作难度大。

人文施工

施工中“以人为本”, 细致地分析审定施工中的每一个方案,倡导工业化的装配作业,从降低劳动强度,工序中的每一个步骤,提出要采取的措施,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生活上,如住宿条件及饮食等方面提供最佳的条件。 防雷措施

“鸟巢”的防雷设计采用的是最传统的防雷技术。充分利用建筑结构自身的有利条件,将鸟巢的金属屋面,钢结构中的钢构件、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等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有效连接,整个“鸟巢”的“钢筋铁骨”部分构成了一个理想的“笼式避雷网”。为防止雷击时对人体的伤害,在场馆内人能触摸到的部位,比如钢柱等,都相应作了等电位连接;“鸟巢”内的几乎所有设备与“笼式避雷网”都有可靠连接,保证雷电来临瞬间产生的巨大电流能通过“笼式避雷网”导入地下,以此最大限度地保证场馆自身、仪器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抗震措施

“鸟巢”所用钢材强度是普通钢的两倍,是由中国自主创新研发的特种钢材,集刚强、柔韧于一体,从而保证了“鸟巢”在承受最大460兆帕的外力后,依然可以恢复到原有形状,也就是说能抵抗唐山大地震那样的地震波。托起“鸟巢”最关键的是“肩部”结构,这一部分所用的钢材——“Q460”钢板厚度达到了110毫米,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抗低温性和可焊性等点。为满足抗震要求,钢构件的节点部位还特别作了加厚处理,杆件的联结方式一律为焊接,以增加结构整体的刚度和强度。“鸟巢”凌空的屋顶支撑它的是24根巨大钢柱脚。为保证建造在8度抗震设防的高烈度地震区的“鸟巢”能站稳脚跟,科研设计人员克服“鸟巢”柱脚集合尺寸大且构造复杂、中国现行规范的计算假定与设计方法难以适用等情况,为这些钢柱脚增加了底座和铆钉,将柱脚牢牢铆在了混凝土中。柱脚下的承台厚度高达400~600米,24根巨大钢柱分别与24个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墩子牢固地连在一起共同擎起巨大的精钞。 绿色设计

国家体育场设计大纲要求“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采用世界先进可行的环保技术和建材,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在节省能源和资源、固体废弃物处理、电磁辐射及光污染的防护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替代产品的应用等方面符合奥运工程环保指南的要求,部分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树立环保典范。” 通过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改进国家体育场的建筑功能和性能,持久地贯彻绿色奥运的概念。

国家体育场在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节能设计和环保措施,比如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雨水的全面回收、可再生地热能源的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等。鸟巢的外观之所以独创为一个没有完全密封的鸟巢状,就是考虑既能使观众享受自然流通的空气和光线,又尽量减少人工的机械通风和人工光源带来的能源消耗。巢内使用的光源,都是各类高效节能型环保光源。在行人广场等室外照明中也尽可能地采用太阳能发电照明系统。在鸟巢中足球场地的下面是312口地源热泵系统井。它通过地埋换热管,冬季吸收土壤中蕴含的热量为鸟巢供热;夏季吸收土壤中存贮的冷量向鸟巢供冷,能节省不少电力资源。在“鸟巢”的顶部装有专门的雨水回收系统,被收集起来的雨水最终变成了可以用来绿化、冲厕、消防甚至是冲洗跑道的回收水。诸多先进的绿色环保举措使国家体育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型绿色建筑。

据介绍,“鸟巢”设计之初和深化设计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节俭办奥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奥运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永久设施和临时设施的平衡。按照要求,“鸟巢”共设10万个座席,其中8万个是永久性的,另外两万个是奥运会期间临时增加的。

在此基础上,设计中将“鸟巢”的功能与周围地区日后定位乃至整个城市的中长远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考虑。根据确定的规划方案,“鸟巢”所在的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赛后会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商务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将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相当长时期内,会成为参观旅游的热点地区。同时,“鸟巢”在设计建设中,还在场地和空间的多功能上下了很大功夫,以提高场馆利用效率,除能够承担开幕、闭幕和体育比赛外,还能满足健身、商务、展览、演出等多种需求,为成功实施“后奥运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国家体育场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此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落户“鸟巢”,将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发电与国家体育场容为一体,不仅是对北京奥运会三大主题的极好体现,同时对于提倡使用绿色能源、有效控制和减轻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效应。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目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该太阳能发电系统是由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向国家体育场独家提供,安装在国家体育场的12个主通道上,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总容量130千瓦,对国家体育场电力供应将起到良好的补充。

科技设计

国家体育场设计大纲要求:“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包括新材料和环保等技术的高新技术。在建筑、结构、建材、环保、节能、智能化、通信、信息和景观环境等方面,通过采用可靠、成熟、先进的高新技术成果,将国家体育场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方便可靠的通信手段、先进舒适的比赛环境和坚实可靠的安全保障的特点的新型场馆。在设计中体现奥运场馆的时代性和科技先进性,使其成为展示中国高新技术成果和创新实力的一个窗口。”

国家体育场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在科技攻关和成熟技术应用上应用一批针对建筑结构、节能环保、智能建筑的科技成果,并针对结构特点带来的设计和施工难点实施科研课题的攻关。

1、以国家体育场建设对科技的需求为出发点,提高体育场建设科技创新能力,积累高科技应用于体育场的经验,使科技创新成为“三大理念”的动力和保障。

2、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针对国家体育场建设过程中的若干瓶颈和焦点问题,重点安排一批科研攻关项目和课题,解决设计和建设中的难题。在各专业设计上重点应用较成熟并具有科技含量的技术,使体育场体现一流的建设和运营的科技水平。

人文设计

国家体育场设计大纲要求“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应有利于普及奥林匹克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应充分考虑各类人员(包括残疾人和有行动障碍人员)的需求,建立适宜的人文环境。” 在体现人文关怀方面,设计对建筑功能、运营使用上做了细部设计以体现人文关怀。

鸟巢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碗状座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鸟巢”的观众席里,还为残障人士设置了200多个轮椅座席。这些轮椅座席比普通座席稍高,保证残障人士和普通观众有一样的视野。赛时,场内还将提供供助听器并设置无线广播系统,为有听力和视力障碍的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鸟巢”的下层膜采用的吸声膜材料、钢结构构件上设置的吸声材料,以及场内使用的电声扩音系统,这三层“特殊装置”使“巢”内的语音清晰度指标指数达到0.6——这个数字保证了坐在任何位置的观众都能清晰地收听到广播。

“鸟巢”的相关设计师们还运用流体力学设计,模拟出91000个人同时观赛的自然通风状况,让所有观众都能享有同样的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许多其他建筑界专家都认为,“鸟巢”将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一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也将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北京奥运会耗资多少呢

据悉,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规划设计方案业已确定,所有的37个场馆将耗资16亿美元。

7月13日,国际奥委会在第112次全会上决定,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这样,当务之急就是要确定奥运场馆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在这个方案中,所有的37个比赛场馆将分别建在北京、青岛和天津。其中,作为本届奥运会的主办地,北京将承接32个场馆的建设,另外的5个场

馆将分别安排在青岛和天津。

另据了解,在北京的奥运场馆将主要分布在以奥林匹克公园为中心的5个大的区域。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中轴线的北端,在北四环和北五环之间。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心是国家8万人体育场,周围分布着田径、体操、游泳等14个场馆。整个公园占地1215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另外,以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馆、首都体育学院体育馆、北航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等组成的大学区,将主要承担排球、举重等5个比赛项目;而以石景山为主的西部社区包括五棵松体育场、北京射击场、老山山地车场等8个比赛场馆,将主要承担射击、自行车等7个比赛项目。另外拟建中的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和现有的北京乡村赛马场将构成西部风景区,将承担赛艇、皮划艇和马术3个比赛项目。

北京奥运会各个场馆具体地址?

场馆名称:奥林匹克公园

建设地点:北京北四环的边上

赛时功能:曲棍球场、射箭场、网球场

简介

奥林匹克公园地处城市中轴线北端,位于北四环的边上,北辰桥。总占地面积1135公顷,分三个区域,北端是680公顷的森林公园;中心区(B区)、291公顷,是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区;南端114公顷是已建成场馆区和预留地,中华民族园也纳入奥林匹克公园范围内。

奥林匹克公园依托亚运会场馆和各项配套设施,交通便捷,人口集中,市政基础条件较好,商业、文化等配套服务设施齐备。

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将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市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使之成为一个集体育竞赛、会议展览、文化娱乐和休闲购物于一体,空间开敞、绿地环绕、环境优美,能够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

具体范围

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四环中路的北部。具体的范围是,北至清河南岸,南至北四环中路,东至安立路、北辰东路,西至林翠路与北辰西路。森林公园占地680公顷,国家体育中心占地405公顷,两者相加1085公顷,在行政区划上归属于北京朝阳区的大屯乡与洼里乡。

2008年,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向南扩展,直抵大都土垣,曹八里将彻底消泯。

按照规划,洼里乡的羊坊、洼里村、西下清河、东下清河、汪家村、关西庄、九江口、北沟泥河、南沟泥河、仰山村、洼边村、龙王堂;大屯乡的北顶村、老虎庙、豹房与岔道口,成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征地对象。

场馆设施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城市中轴线的北端,面积约1215公顷,其中包括760公顷的森林绿地,占地50公顷的中华民族博物馆以及占地405公顷的展览馆、体育场馆及奥运村。

奥林匹克公园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心脏,容纳了44%的奥运会比赛场馆和为奥运会服务的绝大多数设施,这些场馆和设施包括:

比赛场馆:共有14个,可进行15个项目的比赛。其中有4个比赛场馆设在展览馆内。

奥运村:占地80公顷,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公寓36万平方米,其他11万平方米),可供16000名运动员、教练员及其随行人员居住,邻近主要比赛场馆。奥运村分为居住区和国际区,环境优美,舒适方便,安静安全。

记者村:占地30公顷、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记者到达公园内的比赛场馆,时间不超过6分钟。

历史

从20世纪80年代初北京的规划研究来看,奥林匹克公园(当时称为国家体育中心)的选址就开始考虑北京北中轴区,后来在申报前又有过争议,有反对选址北城,建议采纳南城方案的,即选址在东南四环与京津塘高速公路东南角或者亦庄。

这些意见认为:第一,北中轴选址地区原来是大面积的森林和绿地,因北京大半年的风向是西北风,几年施工下来,这里会给朝阳区(包括 CBD 商业中心区)、东城区乃至城中心(尤其东北区),甚至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带来大量的尘土,空气质量会降低。第二,东北两面的四环路现在已经非常拥挤,如果把奥体中心和国际展览中心两个巨大的磁场再放在一起,将会严重增加交通负荷,雪上加霜。第三,朝阳区已经规划了商业中心,在这里再规划一个展览中心有重复建设的可能。第四,把国体中心放在南城,可以“开发北京大南部”,平衡北京市内部的贫富差距 。

优势

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可以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发展建设城市中轴线北部地区,形成新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和新的城市形象。

用地位于市区中心地区和绿化隔离带的交接地带,环境优美。

场馆集中程度高,与其他举办奥运会相关设施距离近、联系方便。

城市的主要快速环线——四环、五环路穿过公园内部,交通方便。

周围城市建设区已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周边地区人口比较密集,配套设施完善,有利于赛后使用 (见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征集书)。

奥林匹克公园选址

2001年以北城方案为奥运主会场选址进行的申奥活动取得成功,这至少说明选址北城的决定对于申奥是成功的。次年年中举办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国际规划方案征集”继续坚持北城方案,以中轴线北区的这块地区作为基地进行。从此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端四环和五环之间的奥林匹克公园成为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会场 ( 它是总规划用地约 1135 公顷,内容包括中轴线、森林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奥运中心区。其中奥运中心区北区包括会展博览设施、文化设施、商业服务设施、运动员村、地下停车设施、集中公共绿地和广场以及体育设施:8 万人国家体育场,1.8 万人国家体育馆,1.5 万人国家游泳中心,奥林匹克公园射箭场等,奥运中心区南区包括原有亚运会体育设施、新建网球中心和曲棍球场。),而北城方案,在体现奥运文化与北京城市历史的交融上,也渐渐表现出其突出的优势。

奥林匹克公园规划方案

在一片神秘的湖泊里,南北2.3公里长的“千年步道”徐徐沉入,远方一葱葱绿岭稳稳地压于轴线之上,颇具北京古城之内景山之于故宫的神韵。

“千年步道”上设计着中华文明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纪念性标志物,其尽端的湖泊则与轴线东侧的奥林匹克运河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与北京古城区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什刹海、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式布局。这样,已延伸至26公里长的北京城市中轴线成为了一个人文与山水相融的整体。一条由亚运会场馆、国家体育场、体育英雄公园组成的斜轴,又与“千年步道”相交于一巨型广场,并延伸至巍巍燕山之中。

“人类文明成就的轴线”——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方案一等奖获得者美国萨萨基公司与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在他们的合作方案里诠释着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这个被7个国家13名评委推荐为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征集活动一等奖的方案,已被基本确定为实施方案的基础,标志着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体育设施建设蓝图已迈出关键性一步。奥林匹克乐章已谱下东方风韵的序曲,渐次高旋的交响侧耳可闻。

奥林匹克公园主要建筑

1.国家体育场简介

国家体育场是奥林匹克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它位于中心区中轴线东侧、龙形景观水系的西侧。同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分列于中轴线两侧。

国家体育场基地占地面积78000㎡,并附带一个400米跑道的永久性热身场地,总建筑面积约260,000㎡,永久坐席8万人,临时坐席2万人,建筑高度约68米。

2.国家体育馆简介

国家体育馆是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三大重要场馆之一,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部。规划建设用地约6.87公顷,主体建筑紧邻城市中轴线,并与国家体育场相对于中轴线均衡布置,建筑面积约80,000 ㎡ ,建筑高度约40米,是北京最大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多功能运动、健身、休闲中心。

3.国家游泳馆简介

国家游泳中心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部,规划建设用地约6.29公顷,总建筑面积约80,000㎡,建筑高度31米。

4.会展中心简介

会展中心位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中部,城市中轴线西侧、规划建设用地约12.2公顷,总建筑规模约260,000㎡,建筑控制高度为60米。

相关资料

1.最大露天剧场将亮相奥林匹克公园

获悉,一个能容纳2万人的北京最大露天剧场将于2007年底前亮相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剧场以山水为背景,配合幻妙的音乐喷泉,将成为北京奥运会期间最引人注目的景观。

2.地铁奥林匹克公园站

奥林匹克公园站全长349.7米,车站主体长为228.2米,宽24.9米,面积达12936平方米。车站与现在的地铁1、2号线车站相同,为双层岛式车站。该站将有5个出入口、两个应急出口和两个残疾人升降梯。据施工方中铁电气化集团有关人士透露,奥林匹克中心区建成后,所有公交车辆、社会车辆都将在地下行驶。奥林匹克中心区地下东西走向分别有南1路(北四环往北150米处)、成府路(鸟巢和国家体育馆之间)、大屯路、北1路(科荟路南侧350米处)。此外,整个中心区地下有一个周长8.6公里的地下环廊,这些环廊既连接了地下各条道路,而且将中心区地下的8个车库有机连接在一起。

3.2008之后奥林匹克公园将建商业广场

获悉,2008年之后奥林匹克公园将建24万平方米的商业广场,奥运会场馆在赛后有望全部对公众开放。据奥林匹克公园业主单位———北京新奥集团负责人介绍:奥林匹克公园将建设24万平方米的商业广场,体现“融入风景中的时尚天堂”,占地面积17.3公顷,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相当于两个半东方广场。汇聚国际化现代时尚商业,承“风情商MALL”的国际化创新购物理念,汇集12大类国际商业聚合体。该商业广场看中的是来自全国“每年数百万的旅游者”。

另外,为了更好地利用比赛场馆,本届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和训练场馆在奥运会结束后有望全部对市民开放。水立方里不但能游泳,还有戏水乐园可以玩。本市还将重点培育中国网球公开赛、环北京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6大国际品牌赛事。